其中庞统还好说,身为襄阳庞氏的嫡子,本就是荆州年轻一代的风云人物。
他在此次风波之后替庞德公冲锋陷阵那也是应当。
但王粲就不同了,此人可不是后世所言的“建安七子”之首那么简单。
王粲出身兖州高门,山阳王氏,乃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避祸荆州之后他便以博学多闻著称,其诗赋感时伤乱,深沉真挚,但情调苍凉,悲而不壮。为荆州士子拜服。
以往荆州士林只知王粲长于辞赋,冠盖荆州,却不想王粲的经学造诣亦极深。
甚至从某种程度而言,他简直就是知行书院的荆州分院代表。
为什么这么说呢?
皆因王粲受父祖影响,知道治理天下并不是夸夸其谈便可以的,故此他自幼便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念。
在得闻邺城国学之前,王粲便开始有意融合儒家礼乐与法家刑罚思想,尝试寻找出一条经世致用之道。
从这个角度来说,王粲的学术态度其实比魏哲还要激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