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显祖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了北齐身上,高殷现在遇到的困难,就是司马炎的困难:
祖父高欢是齐国的奠基者,而伯父高澄是祖父的嫡长子,按道理来说,高欢死了是高澄,高澄意外离世,那么应当接班的是他的嫡长子高孝琬。
然而我大齐自有国情在此,齐国的传位发生了一些小意外,后继者是高澄之弟高洋,所以这个昭穆的顺序就被打乱了,和司马昭时期一样。
但高殷比起司马炎,有一个非常走运的地方,就是高洋这个司马昭二号成功登基称帝,提前将天命确保在自己身上,然后传给了皇太子高殷,而不像司马炎抢夺弟弟的继承权,使得高殷具有一定的合法性,毕竟称帝建国为大。
对齐国来说,宗庙的定性涉及到统治合法性,是最本源的政治问题,同样不能轻忽,否则随时会被人拿来当做借口横怼。
所谓的政治,就包含了这些对帝国建立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定性,是高洋、高殷这些统治者为自己权力来源做出解释和背书,为他们统治臣民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
而如果其他人找到这个借口的漏洞、发现一个更好的借口,同时他们又恰好有着一点行动力,那么现在的帝王就会顿时倾覆——原先的高殷被掀翻,很大程度就和这个有关。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太祖”这个最顶级的庙号。
“创基立业曰太”,太就是大,引申为功劳最大的祖先,高澄时期始建宗庙,他没有称帝,名义上还是魏臣,所以只建立四庙,给高欢上谥号“献武王”;高洋称帝后为天子,建立了六庙,天保二年十月,又把老哥高澄送了进去,凑成了天子七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