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8章 昭穆 (1 / 3)

作者:花鸦 最后更新:2025/7/28 23:48:23
        第348章昭穆

        高殷宣布命令:

        “今日当议定大行皇帝庙号、谥号事宜。当依汉、晋旧法,详加考据,拟定尊号,务求允当,以彰圣德,垂范后世。”

        就着这个议题,臣子们纷纷议论起来。

        首先就是庙号,人总得有一对父母,也就有着祖先,宗庙就是祭拜这些祖先的地方。

        但数百年下来,理论上汉献帝刘协要祭祀的祖先可是有足足二十三个,秦始皇嬴政要祭祀三十六代秦君,这肯定是不行的,因此礼制又做了规定,给他们设置上限,天子祭祀祖宗的太庙,上限就是七个功劳最高、血缘最近的祖先,每多一个,就把之前一个踢出去,这个踢的行动叫做“毁庙”,它并不是真的毁,只是搬出去,去跟比较远的、不太重要的先祖一起睡大通铺,这个大通铺叫做“祧庙”,而“不祧”,就是只要这个王朝还存在,那这位祖的牌位就永远呆在太庙里,每一代新君都必须祭拜,享受最丰盛的香火。

        而太庙中牌位的摆放,不是按照1234567的顺序,而是按照6421357,最中间的是受封的始祖,左边的二、四、六世祖为昭,右边的三、五、七世祖为穆,父为昭、子为穆,按照世代区分出来。

        这是从周朝开始就流传下来的宗法制度,通过这一套辈次排列规则确定子嗣们的地位,从而确立主支和旁支;通过这套制度,贯彻了嫡长子继承制,也就保证了大宗的利益,从而稳固整个家族的根源。

        否则今日兄弟可以取代侄子继位,那么明日外甥就也能套层皮来夺取家产了,你朱棣可以起兵抢朱允炆的位置,那我朱高熙就不能跟你朱瞻基掰一掰手腕?凭什么?你家的皇位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某种意义上,昭穆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特色的私人财产保护制度和继承制度。

        所以对于同辈兄弟是否昭穆的定性,就非常重要,决定了宗法制度的顺利运转与否,继而明确这天下是家天下还是族天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