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文韬武略,冠绝古今,睿识绝人,可为尧舜汤武,汉武帝之功勋,光武之大度,唐太宗之英武,宪宗之志平僭乱,宋仁宗之仁恕·····皆不如太上皇万一。然,父皇不问凡事,仰慕玄修,久矣。如今将朝廷大事暂交给朕处置,朕冲龄践祚,德行浅薄,大齐天下,还得靠诸位爱卿襄助才是!”
刘堪目光炯炯望向群臣。
他曾为父皇操纵大权感到不满,现在父皇一心求仙,把权力下放给自己——至少让军队和民政听命自己——他才认识到,治理大国,是何其艰难。
便如这新政推进,步履维艰,一着不慎前功尽弃。
刘堪见群臣都不说话,只得继续道:
“太仓知州吴善言,前日发来奏疏,诸位都看过了吧?”
齐承明制。
各省、各州府长官发往京师的塘报奏疏,只要不涉及军事机密,一般都会同步刊行于邸报之上,类似于后世的公示制度。
万历四十六年秋。
萨尔浒大战发生前的几个月,朝廷就把经略杨镐的出兵方略、出兵时间、地点,悉数刊发邸报,直接通报天下(虽然将明军兵力夸大了五倍不止)。这些其实都是大明的常规操作,后人不知内情,只道是杨镐一人所为,未免有失偏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