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运河的掌控者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英帝国,各国也不会因此而退让。除非英国承诺让各国公平航行在苏伊士运河之上,否则各国对于英国的担忧是不会打消的。
其实和西班牙一样,欧洲各国在受到法国政府的邀请之后,几乎都没有丝毫犹豫,很快就答应了法国政府的邀请。
哪怕是法国人的老对头德国,在听到法国政府的要求以及这场会谈的目的之后,德国首相俾斯麦还是点头同意了法国政府的要求。
对于德国来说,这场会谈并没有太大的坏处。如果能够通过会谈公开施压英国,迫使英国让出运河所有权的话,那对德国来说就是一件十足的好事了。
当然,俾斯麦首相之所以如此快速的就同意了法国要求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了防止法国在这场会谈之后如同英国那样掌控苏伊士运河。
英国如果能够让出运河的掌控权,这当然是一件好消息。但是要是运河的掌控权被组织这场会议的法国人拿走,那对德国来说还不如让运河掌控权继续留在英国人的手中。
德国参加这场会议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法国获得运河的掌控权。
甚至在自己的军事盟友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参与这场会议的情况下德国还真的有希望取代法国,成为那个最终获得运河掌控权的国家。
当然,就算不能获得运河的掌控权,只要运河能被各国公平公正的自由航行,对德国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于情于理,德国都应该参加这次会谈,这也是俾斯麦首相几乎没有犹豫的原因。
卡诺瓦斯首相前往法国没有几天的时间,就向卡洛发来了一份法国在会议中提到的关于苏伊士运河通航权的处决方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