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战争的准备
刚刚参加完德皇腓特烈三世葬礼的首相卡诺瓦斯,很快又应法国政府的邀请,前往法国参加会谈。
这场关于运河通行权的会谈吸引了许多国家的参与,参与会议的国家基本都是对运河有需求的国家。
像西班牙,法国,德国,葡萄牙和荷兰这样的国家,在运河以东或以南都有着大片的殖民地,殖民地与本土之间的交流十分依赖苏伊士运河。
俄国也能算在其中,毕竟连接俄国欧洲领土和亚洲领土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此时还没有修建完成。俄国的远东想要和欧洲本土或者其他欧洲国家进行物资的运输和贸易,就必须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走亚洲到欧洲的这一条航线。
奥匈帝国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但他们和意大利一样都是纯粹的地中海沿岸国家,海军和运输船随时有可能被封锁在地中海内。
想要避免海军被封锁,就必须要掌控苏伊士运河。再不济也得获得苏伊士运河的公平通航权,这样才能确保进出口贸易和其他的物资运输不会受到影响。
参与这场会谈的所有国家的声势加起来是无比浩大的,这其实也能说明英国掌控苏伊士运河之后,这些国家对于地中海局势的担忧。
没办法,苏伊士运河对于地中海沿岸甚至是所有欧洲国家来说都很重要。特别是在英国人还掌握着直布罗陀海峡的前提下,英国对地中海和欧洲国家造成的威胁是各国都在担心的。
毫不客气的说,哪怕是英国的盟友葡萄牙,也不愿意苏伊士运河被英国完全掌控。
这就好比欧洲各国的头顶都悬了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柄剑还被英国人握在手中,随时有可能从高空坠下,带给各欧洲国家致命一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