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三,车船之税。”
张汤根据形势,调整了新政的顺序,慢慢说道:“巨商加税,小民免税。”
又是商道之事?
一干公卿、列侯、宗室大臣逐渐琢磨过味来,和陛下无差别的针对所有人不同,当国储君显然对商贾之利更感兴趣。
细细想来,也该如此。
商业比起农业来,天生就有着更大的利益、致富更为容易的优势,对人的吸引力也更强。
这便是“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道理。
人性总是趋利的,如果不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很难阻止百姓往利益更多的地方涌去。
特别是商贾在变成巨富之后,必然会为了更多的利益,雇佣更多人手,占有更多奴仆,使更多人离开农田,长此以往,对朝廷就没有那么顺服了,甚至敢于对抗。
刚死的大盐商、大铁商,就是现成的例子,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商人了,必须要出重拳了。
在先秦各国中,秦对于“尽地利”最为积极,因为秦国,也是当初的关中,地广人稀的问题,在列国之中最为严重,所以商鞅变法竭一切手段促使百姓放弃其他职业,投入农业生产之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