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也知道自己完了。
杨稷事发之后,是他当机立断的抓人,查找证据,把人给押送到京城,朝廷这才认为他是清官能吏,只是强龙不压地头蛇,他被杨稷蒙蔽威胁,只能暗中查案,这才导致杨稷作恶多端却未曾事发。
最关键的是,杨稷作恶几十年,而他到吉安县就任只四年,所以他失职是情有可原,这才勉强保住县令之责。
上面都说好了,他主动告发杨稷,把杨稷做的事一半栽到杨士奇头上,过两年事情过去他就可以高升。
县令做这些事并不亏心,杨稷是杨士奇的儿子,要说杨稷做这些事,杨士奇一点不知道,他是不信的。
何况,就算真不知道又如何?
杨稷的确是借着杨士奇的权势在吉安和江南一带为非作歹,身为人父,没有尽到教养之责,本就是他的过错。
所以县令做那些事做得理直气壮,毫不心虚,可现在……
看着这铺开三排的尸骨和未挖干净的尸坑,县令觉得,他这一生都完了!
如此恶劣的案件,再多的理由和功绩也不能洗刷他的失职之罪。
县令出离忿怒:“是谁,这都是谁干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