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朱熹在注解《大学》时,还直接改动原文,补了一段“格物致知章”。
——
右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
——
朱熹倒是明明白白的说出来了,但是王阳明却不接受,觉得是篡改本意。
毕竟曾子的原本中对格物致知就已经有过解释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不过话又说回来,无论是朱熹还是王阳明都认为“格物致知”乃成圣之始。
诸葛亮的疑问,其实也正是两人学说的分歧所在。
即便是魏哲也是沉吟片刻后,方才一字一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