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叔侄之间亦有分歧,所以又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分。
至此,《礼经》便成为了《礼记》和《仪礼》的统称。
然而没想到过了几十年,前汉末年大宗正刘向在石渠阁校书时,自称从宫中秘府中发现了先秦古本,并加以著录,后经过其子大儒刘歆补充,这才有了《周礼》一书。
刘氏父子宣称《周礼》与《仪礼》一般,都系周公所作。
于是好好一本《礼经》,到了本朝竟然变成了三本书了,即《周礼》《仪礼》《礼记》是也。
第73章:瑟瑟发抖的辽东学子
郑玄虽然号称融合古今,但实际上还是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之长。
国渊作为郑玄的高足,自然也是秉承这一观点。
然而今文经学大儒却一直坚决反对这个说法,态度保守点的还能说《周礼》或许是作于六国之时,态度激进的大儒甚至直言《周礼》乃刘歆父子伪造。
比如邴原就对郑玄所注解的《周礼》嗤之以鼻,认为此书纯属误人子弟。
别人的刀子都砍到命脉了,国渊自然也不再客气,当即犀利反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