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象征性的挽留了几次,然后变允了韩爌的辞呈。朝中不能没有首辅,次辅李标顶了上来。
上任后的李标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山东的事情。漕运关乎京城安危,一日不可耽搁。
李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像韩爌一样,劝说崇祯放弃宁锦防线,抽调关宁兵马去山东平叛。
这样的办法自然不得崇祯喜欢,李标这个首辅自然而然的令崇祯失望。
京城的变化不影响山东的情况。崇祯不同意抽调关宁军去山东,李标却不断地劝说崇祯放弃宁锦防线,朝中陷入了争论。
一边骂李标是奸臣,而李标的支持者却与那些反对放弃宁锦防线的官员争论,整日里朝中全都是关于撤不撤宁锦防线的争论,山东仿佛被忘记了一样。
没有了朝廷的催促出兵,傅宗龙安心地呆在济南府城,也不主动去找虎字旗的兵马交战,就连那些被虎字旗占领的济南府其它州县,他也没有派兵收复回来,仿佛忘了一样。
而山东境内的另一只明军,王承胤在聊城和傅宗龙的情况差不多,除了隔三差五的要粮要饷,就是整日里呆在聊城不出兵。
留在济南府境内的虎字旗营正徐广,安心地在虎字旗占领区域内进行民政改革,也不再对明军占领的其它区域进犯。
山东境内的明军和虎字旗兵马,维持了这样一个脆弱而临时稳定的局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