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现在应该叫做《列女传仁智图上卷》更加合适了。
四百多厘米就是四米多长,这个长度现在甚至已经胜过了大多数楼房的客厅长度。
每个朝代的度量衡都是不一样的,以宋绢为例子,一匹是有具体要求的,一般宽度为二尺五分,长度约四十二尺,重量为十二两。
然后宋代的一尺是31.68厘米,一斤670克,一两略等于42克。
所以宋绢一匹,换算成公制,宽度略为80厘米,长度为13米出头,总重量为504克,刚好差不多现代的一斤。
可以说是相当轻薄的材料了。
虽然总宽八十厘米,但是绢帛基本也不是能整用的,因为边缘部分和中心部分的疏密程度不同,制作书画用绢的讲究也就很多,必须去掉上下边缘疏密不大均匀,在运输过程中也容易被污染撕裂的那一部分,只留下中心那部分,作为书画用绢使用。
因此宽度六十厘米左右,几乎是所有古代画卷的宽度极限。
长度倒是不如何受限制,可以无限拼接,比如《千里江山图》,宽度为五十一点五厘米,长度则有十二米左右;《清明上河图》,宽度为二十四点八厘米,长度却有五米二八;《汉宫春晓图》,宽度只有三十七厘米,却长达了二十米。
更夸张的是清代张廷彦绘制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从京西万寿山一直画到了紫禁城寿安宫,全图长达百余米,分作四卷,单卷的长度也有三十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