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两百五十六章 分工 (1 / 4)

作者:二子从周 最后更新:2025/7/22 0:05:45
        这些设备在四表舅眼里,可就堪称逆天了。

        在PS里打开两幅照片,将王戎的那部分剪切复制,制作成绢本照片的一个图层,调整不透明度到百分之五十,锁定长宽比进行缩放,然后四表舅就看着上面这层半透明的图层上的王戎,和绢本照片上的那个王戎渐渐契合成了一个,完美到分毫不差。

        之所以选择王戎,是因为他手里那根老头乐或者旱烟锅子一样的如意,是一根很长很直的线段,可以作为完美的参照物。

        处理完王戎,再处理其它的几位人物就更不是问题了,这次周至对绢本的照片对比度和三色蒙版图层做了一些调整,故意做了去通道色后,还意外地让一些画面细节展露了出来。

        总之经过对比调整,除了实在看不清的荣启期外,七贤都能够完全契合。

        这就证明了这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的确与南齐大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处于同一母范,也就是说这幅图乃是根据真迹临摹的。

        这个真实性确定下来后,再结合上其它方面的证据,画上的题款“陆探微竹林诸贤图,奉义郎翰林待诏图画院祗候厉昭庆上”这句话,就说明了这幅画的真实出处。

        因为这句话中留下来“图画院祗候”五个字,这是厉昭庆随李后主入宋之后才有的官职,因此这幅画的创作时期乃是宋初。

        这个年代,比目前存世的顾恺之的摹本还要早一百多年!

        既然《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和《如意轮菩萨像》已经可以判定为真,那与之一同发现的其余两幅,为真的可能性又再增大一分!

        确定了画卷的真伪,接下来就是修复,画卷本身的高度虽然与普通卷轴差不多,高度五十多厘米,但是长度却很夸张,长达四百多厘米,与顾恺之的《烈女传仁智图卷》相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