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千和方瑜初来前就知公主一定会答应。二人坚信,这北翼明辨是非者,当属海晏公主;才情横溢者,当属海晏公主;爱才重教者,仍当属海晏公主。
毕竟,宋元久之所以捡回一条命,还全赖公主的免死金牌。这说明公主知道这个人,惜才如命。
但他们不能让公主落下口实,否则发配流放者,一旦有贵人照拂就免去苦役,那律法还如何进行?
是以他们得搭台阶,往后若有人对此提出异议,那也有他们二人在海晏公主前面顶着。
时安夏明白二位大儒的良苦用心,是以很好地拿捏着分寸尺度。
在众人看来,公主这就是卖二位大儒的面子。
方瑜初又从怀中取出一卷《北翼律例》,翻至“役刑”篇,“流徙者若著书立说,每日万言可抵苦役一日。这条百年无人用的旧例,是否该用一用了?”
时安夏装模作样寻思了半晌,又讨论了可行性,才答应下来。
铁马缺人才,众人都能理解公主的难处。
时安夏命人将城中散居在九家客栈的文人尽数请至行馆。
数张柏木长案几在正厅排开,炭盆里新添了银骨炭,驱散一室寒凉。
她执青瓷盏起身,盏中茶汤澄碧,“诸公不辞风雪而来,本公主以茶代酒,为君洗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