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迎河堡已经是一个热闹的小城镇了。
不过杨正山明白想要维持这份热闹和繁荣,还需要为军户们增加收入。
迎河堡已经发展起来了,可是其他的屯堡还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火路墩和烽燧的军户们,他们只能苦哈哈的种田,就算是风调雨顺,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
杨正山觉得有必要给他们找条赚钱的门路。
而这条赚钱的门路还要放在针线作坊上。
随着罗裳的布庄做的越来越大,临关堡的针线作坊接的订单越来越多,如今他们已经很少再做布鞋了。
不是说布鞋没有市场了,而是布鞋的利润太低,针线作坊暂时放弃了布鞋的制作。
如今临关堡的针线作坊已经升级了,妇人的手艺提高了,她们缝制的衣物也就不再局限在麻布衣衫上,而是开始缝制一些贵重些的成衣,以及制作绢花、绣手帕、香囊等等。
前段时间,杨承泽还从关城请了一个老绣娘,教针线作坊中妇人一些比较特别的绣法,具体是什么绣法,杨正山也不清楚,毕竟他又不会绣花。
总而言之,就是针线作坊在杨承泽的打理下和罗裳的照顾下越来越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