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智国倒不是完全不重视数据,他考虑的主要是粒子的控制以及高精度的检测,都需要非常尖端的设备,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并耗费很多实验。
在理论验证之前,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让实验达到理论的下限,然后就可以直接进行第一次实验,哪怕什么都检测不到也没关系,没有现象也没关系。
他们还会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每一次实验强度都会增加,直到强度增加到接近上限。
届时,再也没有发现只能放弃了。
佟智国对于实验还是有一点期待的,毕竟是自己带队做验证,但仔细想想感觉有些奢侈。
这种理论正确的可能性太低了。
即便理论是正确的,理论计算的数值范围准确性也不会高,实验很可能没有任何发现。
在短期内,实验没有发现,不代表理论就是错误的,但至少说明短期内想进行技术转化是非常困难的。
那么研究暂时就没有意义,也同样可以放弃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