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就不一样了,他个人就是国际数学界的焦点,发表他的研究论文,而且如此重大的研究论文,即便后续发现了错误,也是他个人的问题,学术期刊承担的压力要小的多,还能以此带来更多的关注,正向意义比发表错误论证的负面影响还要大。
这件事是百利而无一害。
《数学年刊》新一期还要三个月以上,编辑部也是这样回复的,但后来事情被爱德华-霍夫曼知道了。
爱德华-霍夫曼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教授,也是国际偏微分方程领域的著名学者,同时,他也负责一部分《数学年刊》的审稿工作,好多编辑部的人都认识他。
霍夫曼知道消息以后,直接找上了编辑部,他说道,“你们这样做,当然不行。”
“为什么?这么大的研究,还需要去审稿吗?而且,那可是张硕……”
“我说的不是这个。”
霍夫曼马上摇头,“你们看到了他发来的消息,他问的是什么时候能发表,邮件中并没有附带论文,有没有想过,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可能也问了其他期刊!”
“他是希望能尽快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没有任何优势,比如,《数学新进展》,哪怕他们刚发了新一期,下一期还是比我们快。”
编辑部的人想一下,发现确实如此,“那怎么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