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满25岁,博士才刚读了一年,就已经完成了很多的大研究。”
“杰波夫猜想只是其中之一,而在高能物理和计算数学领域,张硕的名气更大,他发表过三篇数学四大刊论文,一篇数学二区论文以及一篇物理顶刊论文,先后到CHEP、ICHEP会议上,做了令人惊艳的报告。”
近一年来,张硕的履历颇有传奇色彩。
孙兴利就显得平平淡淡了。
他是一个海归博士,年龄也只有三十岁,但没有这个成果之前可以说是‘寂寂无名’,对比张硕就黯然失色了。
不过报道中也谈到,孙兴利研究的素数检验法是完成证明的核心方法。
《人人网》发布的报道把调子抬高了一些,报道标题为--《青年学者,是科学的中流砥柱》。
“过去三十年时间里,在解析数论领域,没有任何国内学者完成过具有世界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张硕教授和孙兴利教授都是年轻学者,张硕只有25岁,而孙兴利教授也只有30岁。”
“从人类的科研史上来看,绝大部分最顶尖的研究成果都出自年轻人之手,爱因斯坦在26岁就已经完成了狭义相对论的研究,华罗庚三十岁完成数学巨著《堆垒素数论》,丘成文完成卡比拉猜想的证明时也只有三十岁,杨振宁发布‘宇称不守恒’论文是在34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