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朝时期,鞑子还未入关,内部主要对手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
那些抗清义士和殉国忠臣都还活着,自然也就没那么悲惨。
反观此时南明时期,特别还是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这个关口。
经过清军的多次屠杀、围攻,不仅江南地区百姓遭到了大规模屠戮,那些抗清义士和殉国忠臣九成九以上都已经死去。
很多人甚至还是被鞑子凌迟处死,如兵科给事中陈邦彦为广东抗清领袖,兵败时被鞑子凌迟,临刑前高呼“此生不负大明”,最终慷慨赴国难。
可以说凌迟了尚可喜,不仅仅是告慰了几十万被鞑子屠杀的广州百姓,也是祭奠了这位英勇的抗清义士。
老朱虽然重视活着的人,但也不会忘记死难的英灵,早就决定给他们建祠堂、立铜像,甚至改地名,门荫他们的子孙,让他们在天之灵,也能得到安息。
“太祖陛下没有忘记他们,我死而无憾矣。”
张煌言向着北方拱拱手,已是泪流满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bookmarketingbuz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