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开始,太湖地区就已经开发出了上千万亩土地,到明朝时期土地更多。
这里水系发达,浇灌不缺水,以至于粮食产量丰厚。
现有的种子只能满足100万亩。
朝廷典农卫随即于六月份勘探土地,最终确定在无锡、吴县、宜兴、长兴、归安、吴江等太湖沿岸县城选出优质田地进行耕种。
同时他们在这里建立化肥站,由吴王殿下成立的化肥商行经营,在当地收购粪便、腐叶、骨粉、石灰进行土法堆肥,产出的肥料用麻袋装着送往各地种植的新田。
一时间苏湖地区热火朝天,在亩产1600斤的刺激下,到了七月份,大量水稻开始种植,从育种开始,这些都是以前农民们从未接触到的新知识。
唯一的问题就是闷苗没法进行。
因为闷苗需要大量的塑料薄膜,大明皇庄五千亩朱云峰还能提供,但这100万亩就实在没办法了,因而只能省去这个步骤。
但即便如此,多了其余步骤以及各类田间管理,也能大大提升产量,造福一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bookmarketingbuzz.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