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除了少数幸运儿能够杀出重围外,九成九的学子都折戟沉沙。
知道科考的难度,脑袋灵活的就会选择走捷径,投奔到官员门下做幕僚。
跟着干上十几二十年,若是追随的恩主爬了上去,就能跟着鸡犬升天获得一官半职。
即便是恩主没混起来,也能够借助这个平台扩展人脉关系,赚取一笔不菲的佣金。
事实上,早在汉中的时候,李牧就预订好了师爷。
只不过那书生运气不好,临出发时母亲去世,要留在老家守孝三年。
新的师爷是自家叔父幕僚推荐的,一名屡试不第的绍兴举人,此时正在从老家赶来的路上。
在大虞朝只要中了举,就是统治阶层的一员,拥有授官的资格。
正常情况下,以李牧目前的职位,很难招募到举人。
人家愿意接受招揽,除了侯府的名头外,主要还是方便科举。
对缺乏人脉关系的寒门子弟来说,能够打上侯府的标签,同样是一笔不菲的政治资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