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34章 辽东叛乱之覆灭 (2 / 5)

作者:梦吴越 最后更新:2025/7/3 5:35:31
        在何龙州的众多幕僚中,其中就有齐初三杰之一,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保和殿大学士张英(字敦复,又字梦敦,号学圃,安徽桐城人,名相张廷玉之父。)

        此时的张敦复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是大齐最有权势的首辅,更不会想到,他的儿子张廷玉将成为左右大齐朝局、堪比张居正的权臣。

        何龙州造反时,张英不过只是铁岭小小推官,叛军攻占铁岭后,张英投降叛军,被昭德皇帝封为右丞相。

        张英感激涕零,立即给大辽皇帝出了上中下三策:

        上策攻打山海关,席卷燕云,进占楚豫,携天下英豪,直下南京;

        中策登陆登莱,与白莲教合兵一处,进占山东,与广德帝南北对峙;

        下策则是封闭辽西走廊,固守辽沈,割据辽东。

        最后,何龙州选择了下策,消耗大量兵力攻占辽沈,结果准备攻打山海关时,邓长雄大军已经提前出关了。

        何龙州等人造反,张英给了他上中下三策,为什么叛军偏偏选择下策呢?

        据张英后来回忆说,叛军将领们一致认为,之所以选择攻打辽、沈,在于大齐曾以辽沈为都城,百官家眷少部分迁往南京,相当一部分人还留在沈辽,因此只有拿下辽沈,便能收获一大批人质,从而动摇大齐军心。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错失。

        当然,何龙州等叛将的选择不能说不对,只是受限于形势不得已而为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