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提议遭到了朝中清流的坚决反对,御史王盛藻上奏,称大明开国两百年,从未听说要以藩王为圣贤,翰林院李清源也站出来反对,表示科考乃是本朝立国之根本,当年太祖皇帝曾下诏,「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不可儿戏。
齐孟表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大家充分发表政论。
于是辽东势力和关内势力激烈交锋,就科举制改革吵得沸沸扬扬。
辽东官僚要维护极圈主义的纯粹性。
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解决人。
于是,王盛藻、李清源等十多名大臣,遭受弹劾,「妄议新政,居心叵测」
辽王虽欲赦免其罪,然而舆论汹汹,最后只得下令将其逮拿下狱,于京师闹市当众斩首。
明启元年十一月,明启帝颁布《科考方略》(又名《明科考方略》),提出兴建幽云大学,翰林院编修陈子壮率先指出「民智不开之故,皆以八股试士为之」,请求尽快废除科考。
一众辽东官僚也四处奔走,纷纷上奏要求废除科考。
明启二年一月初七,明启帝宣布,自明启三年春闱起,新开设经济特科,以「志虑忠纯、规模闳远、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为选录标准,考试内容须脱离过往的「之乎者也」,要求切中时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