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因为没有退路,同时也希望抓住一点点主动权,将战争引导到自己最希望看到的方向…路德维希的内心深处,未必没有认真的想法。
殖民地叛军的总指挥是路易·贝尔纳,但实际上的主导者其实就是安森·巴赫;对于这位朋友兼下属(曾经),屡屡创造奇迹,知道的真相比自己这个弗朗茨家族的继承人还多,要说他一点不纠结那是不可能的。
伊瑟尔之战,一旅偏师的安森大获全胜,甚至在击退了帝国的瀚土干涉军;自己却是以败退收场,没有及时增援的话,伊瑟尔王庭之战最终结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扬帆城之战,自己在占尽优势的前提下被端掉了司令部,切断退路,险些酿成全军溃败的惨剧,还是靠谈判拿下了扬帆城。
三次…如果把鹰角城之战也算上,自己总共输给了安森·巴赫三次。
现在虽然教廷是纯粹的不怀好意,但既然有和他公平对决的机会,路德维希并不打算放过——哪怕最终结果注定,也要让安森·巴赫心服口服的输给自己一次。
带着心中的这一点点纠结,路德维希面无表情的举起单筒望远镜,看向新大陆军团的锋线。
他为安森·巴赫准备的第一份“大礼”,就是堪比红手湾浩劫的炮火覆盖。
六艘军舰,十座炮台,并且都是从军舰上拆下来,口径不小于十八磅的重炮,向战场倾泻着象征死亡的炮焰,呼啸的弹痕一遍遍掠过城镇的上空。
尽管这些炮火的准头都十分堪忧——毕竟隔着整个城镇,军舰根本做不到精确瞄准,还得防止炮弹落在己方的阵地上——但大范围的炮火,还是给新大陆军团的进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炮火支援是不用想了,如此悬殊的差距,殖民地的炮兵只要敢暴露目标,下一秒就会被集火统统炸上天,因此最初的炮击殖民地战士们只能默默忍受,等待最后冲锋的时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