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着卖,路上耗时久,货品有限,顶了天就两百多文钱,把成本刨除,一天约莫挣个一百文左右。还不能保证每天都能去县里,去了都能卖完。
有摊位就不一样了,整天都有人气,周边住户一日三餐要吃饭,总有人光顾。做多了不怕卖不完,卖不完就做豆腐乳,怎么都不吃亏。
到了县里,更加稳定,还能跟酒楼谈价,固定送货。这不是村里条件可以比的。
陈家三个孩子,陈老爹最乐意跟陆杨说这些事。陆杨聪明,总能说到点子上,算账算得明白。
陈老爹让他想想家里情况,陆杨想了。
陈老幺懒,又爱惹是生非,豆腐坊就是被他折腾没的。
老大就老实些,原想着说亲,现在作坊被老幺作没了,老幺还懒着,他自然勤奋不起来。
两个儿子都帮不上忙,作坊开起来,每天也就两板豆腐。
两板豆腐不顶事,年头忙到年尾,去除租子,只够糊口,这有什么意思?
陈老爹说:“你跟黎峰好好说说,算他借我的。再拿个十两银子出来,我给老大说个亲,作坊也开起来,这头顺了,以后不烦你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