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目前正在做的‘时空洞’理论来说,在剩下的收获中最大的莫过于数论和分析了。
相对而言,纯粹数学一直都是他的较为薄弱的领域。
毕竟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一世,他主修数学领域基本都是奔着数学结合其他领域,尤其是物理等方向去的。
纯粹数学方向的研究,他的确有一些空缺。
不过在这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他针对性的在数论这些领域聆听了不少的报告会,做了不少笔录心得。
在后续的时间中慢慢的消化掉这些心得,这一块的短板也有可能拉上去一些。
虽然不一定能拉到其他领域,比如解偏微分方程等领域的高度,但连锁反应下,带动数学的进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从沙俄回来以后,徐川便将注意力放到了对自己的数学能力进一步的提升上,生活相当的规律,基本上就是三点一线往返于紫金山脚下的别墅、星海研究院、以及南大教学楼三者之间。
无论是小型化可控核聚变技术还是空天发动机的研究目前来说早就已经进入了正轨。
在核心问题得到了解决的基础上,剩下的那些小问题,比如仿星器高能粒子和热粒子的损失、等离子体温度提升相对困难等等并不需要徐川去担任核心研究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