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三十九章:手搓常温超导材料? (9 / 10)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最后更新:2025/7/2 8:20:01
        只因为这种KL-66常温超导材料的合成方式,简直刷新了他的认知。

        第一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黄铅矿。将氧化铅和硫酸铅粉末以各50%的比例在陶瓷坩埚中均匀混合。将混合粉末在有空气存在的环境下,在725摄氏度的炉子中加热24小时。在加热过程中,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黄铅矿。

        第二步,合成磷化亚铜晶体。将铜和磷粉末按照比例在坩埚中混合。将混合粉末密封在每克20厘米的晶闸管中,真空度为10的-3次方托。将含有混合粉末的密封管在550摄氏度的炉子中加热4时,在此过程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并形成磷化亚铜晶体。

        第三步,将黄铅矿和磷化亚铜晶体研磨成粉末,并在坩埚中混合,然后密封入晶闸管中,真空度为10的-3次方托。将装有混合粉末的密封管在925摄氏度的炉子中加热5-20小时。在此过程中,硫酸铅中的硫元素在反应过程中蒸发了,混合物发生反应并转化为最终材料,KL-66。

        三个步骤,合成过程异常的简单的不说,原材料也随处可见。

        按照论文上给出的方法和步骤,这种新材料的合成方式,毫无疑问类似于‘手搓’。

        没错,真正意义上的手搓都能搓出来。

        如果这种方式真能合成室温超导材料,那么就连他都会忍不住会怀疑,人类以前在材料这一领域点的科技树,是不是全他么点歪了。

        这种超导材料的合成方式,以及材料,都有些太过于‘廉价’了。

        当然,徐川也没有第一时间就否认这种名为KL-66的室温超导材料是假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