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G)和H=(VH,EH)H=(V_H,E_H)H=(VH,EH)。”
“若存在一种从G到H的映射:VG→VH,满足:(vi)=vi′,(vj)=v′j”
“有点意思,没有走更广泛的P类问题方式,而是通过准多项式与映射函数来对同构模块进行切割。”
“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弱黎曼猜想的研究方式?”
看着手中的稿纸,徐川自言自语的念叨着。
图同构问题,其实通俗一点来说,它就是给定两个图,问它们是否一模一样。
而如何对给定的2个图检查它们是否同构,一模一样呢?
一种最方法是:简单地去比较每一个点来匹配另一个图中可能对应的所有节点。
但众所周知,图片是二维平面,一张图上具有‘无数’的点。
如果说,假设一张具有N个节点的图,按照这种匹配的计算方法,其匹配数量就为N的阶乘(1*2*3**N),远远超过N的数量级。
假如图里只有10个节点,也已经需要三百六十多万次可能的匹配检查。(1*2*3*10)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