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作者似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手段,融合了量子数学工作和传统的数学置换、密度泛函、酉群相干态电子原子核运动方程等各种工具。
而对于传统的化学家来说,要理解这份数学,难度未免有点高了。
虽然在理论化学界找到一个精通数学的学者并不是很难,比如此前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的马丁·卡普拉斯教授,亦或者创建了精通密度泛函理论的格哈德·埃特尔教授等人,可以说在化学界都是相当精通数学的大牛了。
然而相对比眼下给他们投稿的这位来说,整个化学界都找不到一个同级别的学者了。
甚至,就是放到数学界,能够达到站在一个高度的学者,都寥寥无几。
所以对于这篇有可能决定了电化学甚至是计算化学未来的论文,JAcS的编辑此刻很是头大。
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员来给这篇论文进行审稿,也无法判断从数学的角度来确认这篇论文在逻辑上是否自洽完整。
好在幸运的是,相对于数学来说,化学这门学科还是可以通过实验和事实的论据来进行检验的。
.......
为检测或审核论文忧愁的,并不仅仅是JAcS期刊的编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