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二章:超音速扰流难题 (4 / 8)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最后更新:2025/7/2 8:20:01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各国研究的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洲际导弹的头部都采用钝头锥体的原因。

        因为航天器的钝形头部可以有效地在减速过程中,在艏部推出一个宽大和强烈的激波,并使波前锋远离艏部和周围,就像平头的驳船船首推开的波浪一样。

        而这些天来,徐川一直都在搜索翻阅相关的资料和论文,思索着如何进一步的改进亨利·艾伦教授的激波锥理论。

        相对比传统的隔热、散热、耐热等材料和技术来看,激波锥理论这是他目前最看好的一条路线。

        这是航天飞机极高的速度决定的。

        在日常的生活和大部分人所学过的物理中,如果要降低气动阻力,以减少气动加热,那么应该让物体的体积尽量的小。

        因为当物体的体积变小时,与空气摩擦面积也将减小。因此,在强调速度和效率的领域中,通常会选择尽可能小的物体设计。

        但在航天器上,这一理论是失效的,尤其是在返回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航天器极高的速度使气动加热的升温速度太快,尖锐的头部对减小气动加热的作用微乎其微。

        而头锥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高度集中的热负荷,根本没有时间散热,将很快被烧毁。

        传统的耐热材料或隔热、散热、导热技术只能略微推迟被烧毁的时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烧毁的结局。

        而激波锥这条路线,更适合极高速度的航天飞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