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5、格物致知:由白糖开始的轻工业革新(下) (3 / 16)

作者:日照前川 最后更新:2025/7/12 21:48:46
        王阳明否定朱熹,将格物致知,注释为:心外无理,向内求索。他提倡,格者,正也。

        直到后来的后来。

        明清实学家颜元,提出实践出真知。他将这四个字注释为:行先于知,强调实证。他提倡,手格其物而后知至。

        这也是刚才崔岘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思。

        由此可见。

        格物致知本为儒家修身步骤,经朱熹、王阳明诠释,分化出‘外向认知’与‘内向修养’两条路径。

        最终在明清实学中孕育出接近科学精神的实践观,成为中国哲学对接近代科学的桥梁。

        崔钰这番疑惑,让崔岘意识到,思想改革的难度。

        以及,他要考虑,提出独属于自己的‘思想纲领’了。

        生硬照搬朱熹的思想,或者照搬王阳明的思想,对于如今的大梁来说,是完全不合适的!

        成圣的路,无法抄袭复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