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指着山下蜿蜒的车队,“瞧,这是《农政新篇》手稿来了。”
孟丘望向塔下的“百家墙”,只见石壁上新增了墨家的《机关术图解》、医家的《本草图谱》,甚至还有渔家刻的《潮汐表》。
昨夜他巡院时,曾看见一位老妇人在墙前用炭笔补刻《纺织经》,旁边跟着的小女孩正用桃花汁调颜料——这便是他心中的道统,不是高高在上的碑刻,而是活在百姓指尖的烟火。
午时三刻,道钟首次敲响。
第一声钟鸣里,漫山桃花同时绽放,粉色花雨顺着明心塔的九层飞檐倾泻而下,在塔基处汇成“正”字形状。
第二声钟鸣里,洗心池的泉水突然腾空而起,化作九条水龙绕塔盘旋,每条龙身上都映着不同的典籍画面。
第三声钟鸣里,天空中乌云尽散,一道长达百里的紫气从东方滚滚而来,在塔顶凝成“天下归心”四个大字,每个字都有亩许大小,边缘镶着金边,如同被阳光刻在天幕上。
“是紫气东来三万里!”陈墨老泪纵横。
山脚下,正在百姓堂听耕读课的老农们纷纷跑出,望着天空中的紫气象。
有个瞎眼的老丈问身旁的孩童:“那光是什么颜色?”孩童想了想,抓起一把桃花放在他掌心:“就像阿爹磨的桃花蜜,甜得能照见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