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东京的新锐官员——曾在漕运改革中立下奇功的刘仁轨执掌工部,深谙西域风土的裴行俭调入鸿胪寺,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一路擢升的李义府,竟被任命为户部尚书。
当宣读圣旨任命时,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有人偷偷望向阶下那个清瘦的中年男子,见他身着崭新的紫袍,却面色凝重,掌心早已被指甲掐出深深的血痕。
李炜的告老还乡,为这场权力更迭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这位历经太宗、高宗、英宗三朝的四朝元老,拄着斑竹拐杖颤巍巍走到李治面前,浑浊的老眼里泛起泪光:“老臣追随先帝于九泉之下,愿为陛下守护乾陵龙脉。“
李治亲自将他扶起,瞥见老人官服下摆露出的补丁——那是钱武初年间的旧物,历经数十载仍不舍得更换。
次日,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自发为这位清廉的老臣送行,队伍从朱雀门一直蜿蜒到灞桥,马车扬起的尘土中,不知多少人红了眼眶。
李义府的新官上任却没有这般温情。
深夜的户部,油灯在风中摇曳,案头堆积的账册几乎遮住了他的脸。
当最后一摞文书被推开时,窗外已泛起鱼肚白。
李义府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望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军费开支清单——李治不仅要将国库七成财赋投入军备,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征兵。
陕西道的加急军报显示,当地青壮几乎被征调一空,甚至出现了“三丁抽二,五丁抽三“的严苛政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