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祐从小养尊处优,高高在上,他的行事风格与李承乾所追求的理念截然不同。
李祐走的是英雄史观,他的目光总是聚焦在那些达官显贵、朝堂重臣身上,却很少去在意底层百姓的死活。
第684章一面旗
在李祐心中,帝王的荣耀功绩似乎远比百姓的疾苦重要。
李承乾在心中暗自叹息,“父皇,你教出了一个合格的帝王,在祐儿的统治下,大唐或许在表面上不会衰败,依旧会维持着繁荣昌盛的表象,可是,他走的路,苦的终究是天下百姓啊。”
他站起身,对着太宗皇帝的陵墓方向喃喃自语,“祐儿的起点太高了,高到他无所畏惧,高到他根本体会不到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
“他不在乎那些整日为了生计奔波,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的百姓的想法。”
“长此以往,大唐天下看似风平浪静,没有改变,实则早已暗流涌动,根基都已动摇。”
李承乾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坚定,“朕要的是人民史观,历史的书写,不应该只有英雄的丰功伟绩,更应该铭记我大唐千千万万底层百姓的付出与贡献。”
“他们才是支撑起我大唐盛世的基石。”
“所以,父皇,儿臣在这里,想和你说一句,儿臣已经决定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