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在朝堂之上,与一众肱骨大臣经过多日的深思熟虑和激烈讨论后,决定重新划分大唐各道。
第486章疆土新局
除了沿用前世的二十三个省份作为道名外,(其中包括了那片与大陆血脉相连的湾湾土地,在李承乾心中,湾湾永远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唐还将新纳入版图的土地进行了细致的规划。
曾经与大唐多次交锋的高句丽,其土地被设为三道,分别是高南道、高中道、高北道。
这三道的设立,旨在加强对高句丽故地的管理与统治,促进当地与大唐其他地区的融合。
而对于隔海相望的倭国,大唐设朝阳道。
在广袤无垠的漠北地区,大唐同样设立了两道,内漠道和外漠道。
漠北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如今大唐势力延伸至此,这两道的设立,对于稳定边疆、促进民族交流和贸易往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再看安南地区,这里被设为五道,分别是安东道、安西道、安南道、安北道、安中道。
安南地区地形复杂、民族众多,五道的划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保障当地百姓的生活安宁,同时也为大唐的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从此以后,大唐便是拥有三十六道的庞大帝国,疆土之辽阔,前所未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