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意大利的农业和工业规模还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工业规模比不上其他欧洲列强,但相较于非列强国家也是相当优越的。
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相邻,奥匈帝国又与德国相邻。这样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代表着在战争时期,意大利的物资也能通过奥匈帝国运往德国。
之前也提到过,德国位于中欧的四战之地,东西分别是两个强大的列强法国和俄国,北边就是波罗的海,北海和丹麦。
再加上德国的海军力量相较于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不具备优势,这导致德国在战争时期很容易被切断后勤补给,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意大利明显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虽然在军事方面无法对德国提供太大的帮助,但在其他方面也能证明自己作为列强的底蕴。
面对已经隐隐展现自己的三国同盟,德国人就算再看不起意大利,也不得不为了三国同盟而寻找其他的帮手。
虽然英国的警告让法国打消了加入这场战争的想法,但对于和俄国的逐渐接触,法国人是不打算放弃的。
反而可以不在这场战争中达成同盟条约,但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靠拢和俄国的关系。
如果是俄国赢得这场战争,或许还能减缓法俄同盟组建的进度。但要是德奥同盟赢得这场战争,或许在战争结束之前法俄同盟就已经有相应的条款了。
和这些都有自己的盟友或者要有自己盟友的国家不同,英国和西班牙在结盟事件上就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
当然,真正尴尬的是英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