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郑娘子微微颔首,这才像是鼓起了全部勇气一般的轻声道:“其实说起来,实在有些难以启齿;或许,也只是妾身的疑神疑鬼;但又不知道该向谁人分说,妾身只能厚颜求知狸先生了。”
然而,江畋只是听她断断续续说了几句,顿时就明白了过来,不由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郑娘子。她的年纪本来就不算大,不到三十出头,又经过了这段时间环境改善的调养,以及心态上持续转变。
因此,堪称是珠圆玉润、丰腴有致;再加上她本身出身名门——荥阳郑氏,从小教养的书香气质和肤色、容姿的底子不差;日常偶然有机会陪侍在太子妃身边,也与贴身女官、内命妇几乎无异。
再加上,她如今实际身兼多能;一方面要作为太子妃裴氏下属的掌书女史,协助参与编撰局的内厅校稿,另一方面又要抽空承担,新成立的内书堂教职,给那些专门挑选出的年少宫人和小宦讲课。
晚上回到住所,还要检查和督导女儿的学业,有时候还要负责记录,由江畋口述的文字片段,将其整理成完整的收稿。因此,日常里委实忙碌的很,也籍此与那些编撰局的侍臣、学士们有所交接。
所以,在这个日常接触过程当中,有人因此看上了她,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之事。只是,郑娘子带着女儿孀居至今,对于来自同性之间的勾心斗角和有意无意的羡慕妒忌恨,固然游刃有余对应自如。
但却唯独没有,面对来自青年俊彦或是温文富雅的中年男子,各种暗中示好的心理准备和应付经验;更何况对方还不是一个人。其中既有未来的“文章四友”之一苏味道,也有李敬业之弟李敬遒。
更有一位从属于东宫内直局的受箓录道士,道号平一的武甄;他侍从的是终南山上清派法脉,但同时还是天后的族孙辈,众多武氏宗亲一员;今年才不过二十三岁,这就令人匪夷所思而费莫如深。
“这件事情,其中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想,别人怎么做;”因此听完这一番叙述之后,江畋沉吟了片刻,才慢慢开口道:“关键是郑娘子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用怎样立场去看待此中利害关系。”
“如果你觉得有所动心,或是觉得某位疑似可以托付的良人,或是足以填补你母女当下的虚位;那我也不妨替你暗中考察一二。如果人如其名又没有太大牵扯,不妨敦请太子成全,也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