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二十五章 泉宫 (1 / 4)

作者:猫疲 最后更新:2025/7/22 10:25:05
        第七百二十五章泉宫

        因为心情大好的缘故,这场专门为了用来展示,当朝储君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而原定五到七天的田猎秋狩活动,也在太子李弘的坚持之下,整整持续了十一天才结束;也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

        其中包括了往来络绎不绝的,西京宗室、外戚子弟,勋贵和大臣的亲族、家人;在京候任的官员,游学待考的士人学子;乃至是六门两馆的学士、学生;因此在互动交流之下也很是一番热闹。

        尤其是在最后几天,同样受到太子李弘征召,而从外地赶到现场的李峤、崔融、苏味道等人,当场轮番即兴所做的《京西奉御东宫田猎赋》;更是将这种花团锦簇、文采斐然的气氛推向高潮。

        当然了,恰逢其会赶来作赋的这几人,在江畋所知历史中并非等闲之辈。其中的赵郡栾城人苏味道,九岁就能撰写诗文,19岁就考中乾丰二年的进士,初放溧阳县尉,如今正在吏部等待铨选。

        但他将来的前途可是一路显赫非常,曾在高宗、武周朝三度拜相,最终以因亲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遭到神龙革命中复辟李唐的中宗贬斥;在他的后人中最有名气的就是苏洵、苏轼、苏辙。

        而赵州赞皇人李峤:字巨山,现任三原县尉,在后世同样赫赫有名。他少年有才名,十五岁精通《五经》,二十岁考中进士。在武周、中宗朝三次拜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

        最后一位齐州全节(今济南市章丘市)人崔融,虽然没有前两位那么显赫,但也是武周、中宗朝的重臣兼文坛大家;创立“崔氏新定诗体”;与苏味道、李峤、杜审言齐名,合称“文章四友”。

        当然,这时候他还是一个在京游学,以待科举的新嫩士子;因此,反而是最晚收到东宫征召的消息。但不管怎么说,随着未来“文章四友”的雏形到位,太子李弘意下的编撰局就此功德圆满。

        而既试水的《古闻今要》头刊发行,很快在京城纸贵中被抢购一空后;很快进入第二期刊载的主题内容,就正好以这一次东宫秋狩所得诸多诗词歌赋为主;为此,太子李弘专门赏下不少钱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