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非常简单,无非就是马寻多才多艺,不管是品德还是文采等都是首屈一指的。
有着这样的一个亲戚自然是好事,以后教育子孙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向马寻看齐,这就是最好的榜样。
争论中都要不要继续大肆兴建,这个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可以在朝堂上再讨论。
回到了小院,刘姝宁眼里就差有星星了,“早些时候就知道夫君出口成章,也知道我马家诗书传家,只是没想到您这么有才华。”
“小道、小道。”被娇妻崇拜让人暗爽,不过马寻还是说道,“我始终觉得诗词是小道,治家国才是正事。”
刘姝宁提出不同的意见,“夫君这么说有些以偏概全了,若是没有这些诗词、经典,我汉人传承又从何谈起?”
马寻一想有道理,不过还是说道,“这些事情还是要合适的人去做,姐夫和标儿就不适合当词人。盛世倒也罢了,诗词还能去青楼换顿酒。”
“夫君是羡慕柳三变?”刘姝宁打趣说道,“以您的才华,肯定有花魁想要求词、扬名。”
柳永,那确实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屡试不中留恋勾栏,那些歌姬、乐工等都是在资助他。
马寻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么说就夸张了,仕途不顺才有佳作。李太白、苏东坡要是仕途顺畅,说不定少了很多传世佳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