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方法不行,而是无法获取合适的密度梯度溶液。
洪范听说过氯化铯梯度溶液,前世常被用来从DNA中分离RNA。
但他不知道的不仅是这玩意该如何制备,还有这种原子序数五十五的元素在大华是否已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了又被冠以什么名字……
此外比较出名的是蔗糖梯度溶液。
原材料很轻易就买到了。
前世有所耳闻的制备方法也较为简单——在制备不同密度的蔗糖初始溶液后,分批次添加即可。
然而或许是欠了些技术诀窍,洪范搞出来的东西稳定性极差,无法用在生产。
旋风分离器设计起来最简单,可是实践下来效果也不佳。
气体和固体颗粒在旋风分离器中的运动非常复杂,在任意一点都有切向、径向和轴向速度,并随旋转半径而变化。
流体力学计算模拟极其复杂,没有计算机的帮助完全无法求解;所以洪范只能反复以沙模实操,利用多级叶片控制调节进气速度。
气速过小时,分离效率太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