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七十五章 士别三日 (10 / 16)

作者:镶黄旗 最后更新:2025/8/11 13:20:56
        因元代曾于此设窑烧造琉璃瓦而得名。

        明代永乐中期,将元代的琉璃窑又扩大为厂,故称“琉璃厂”。

        不过这块地方真正的兴旺发达起来,那是清代康乾两朝的事儿。

        康熙朝,朝廷下令编纂《古今图书集成》。

        乾隆朝,朝廷又下令编纂《四库全书》。

        结果正是这两部大部头的编纂任务,引发了全国各地的大量学者响应,各自带书进京。

        又因内城外城有别,当时除旗族和少量工匠之外,民人只能住在外城。

        于是乎,不但前门附近逐渐变得会馆林立。

        琉璃厂也成为这些学者们,以及进京赶考的举子们,看书、售书、购书和换书的最佳去处。

        与之同时,还引发了金石考古之学的发展与发达,带动了古玩商们来琉璃厂开店经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