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唾骂三元公竟是如此奸佞之人,令人不齿。
当然,也有不少三元公的追随者维护。
“三元公今年方才入朝为翰林,前途无量,怎可能为了私盐毁了自己的前程!”
“三元公在朝堂毫无根基,如何敢贩卖私盐?怕不是那高家栽赃陷害。”
一说起高家,众士子就想起高家当初左右县试府试之事,立刻就信了几分。
镇江在京城的士子们更是愤愤不平:“高家一次次对陈三元动手,若陈三元族人真敢做此事,早就被高家拿住把柄打压三元公了,如何还能等到如今?”
“必定是高家趁着打压贩卖私盐的机会诬陷打压陈三元。若连三元公都能轻易被世家打压,我等往后入朝,又如何与他们相抗衡?”
如此言论在京城大肆横行,竟形成了与其他官员截然相反的局面。
就连陈砚都被这区别对待给搞蒙了。
这就是连中三元对读书人的号召力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