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多数农家子都是举族之力来供读书,可谓全族的希望。
若能中自是皆大欢喜,若是中不了,整个家族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农家子一旦入学,必会十分刻苦。
即便如此,府试时被录取者多半是大户子弟。
其一就是考场上的人情往来,其二就是大户子弟能请得起学识渊博的夫子,其三,大户子弟从小受到的熏陶便不是农家子能比。
农家子想要凭一己之力鱼跃龙门,实在是难上加难。
此次与陈砚结保的三名士子都是农家子,三人同住一房,每日吃的是最便宜的馒头。
不过陈砚与他们走得并不近,因此三人敲开陈砚的屋门时,陈砚实在有些诧异。
三人也颇不好意思说出自己近期读书遇到的困惑,特意来请教陈砚一番。
那名为刘旭的士子恳切道:“我等无良师指点,多是自己摩挲,虽中了县试,文章却是颇为粗糙,我等都拜服你的才学,还望不吝赐教。”
此时陈砚方才知道他因与高家对上,后来又在府城和宁余县的士子们一番慷慨激昂的辩论,让他隐隐成了此次平兴县参加府试的士子的领军人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