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面色凝重地说道:“圣人有言,迅雷风烈必变,如此景象,怎能不令人心生敬畏呢?”
曹操却只是哈哈大笑,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带着一丝戏谑和轻视。
刘备心中暗自思忖,经过曹操煮酒论英雄的一番试探,他已然清楚曹操对自己的关注和怀疑。而且,自己的名字竟然也出现在了董承的同盟书上,这无疑是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一旦曹操截获了那份盟书,那么自己恐怕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甚至连葬身之地都难以寻觅。
正当刘备忧心忡忡之际,他忽然得到消息,时下袁术在淮南称帝,此举不仅不得民心,更导致军民纷纷反叛。而袁术似乎有意将玉玺归还帝号于袁绍。
刘备转念一想,如果袁术真的投奔袁绍,那么必然会经过徐州。
于是,刘备心生一计,他决定向曹操请命,自愿领兵前去阻击袁术。
表面上看,这是为了防止二袁联手,对曹操构成更大的威胁,但实际上,这却是刘备为了摆脱曹操的控制,逃离许昌的权宜之计。
曹操听闻刘备的请求后,略作思考,觉得刘备此举也算是为自己除去了一个心头大患。毕竟,袁术在淮南的势力不可小觑,若能借刘备之手将其击溃,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想那刘备,平日里胆小如鼠,连一声惊雷都能吓得他手中的筷子掉落,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有造=反的胆量呢?
然而,曹操却偏偏借天子之名,命令刘备率领军队前往徐州,去阻击袁术。这一举动实在让人费解,难道曹操真的如此信任刘备吗?
郭嘉得知此事后,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刘备此人绝非池中之物,若放其离去,恐怕日后必成大患。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赶往丞相府,想要劝阻曹操改变主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