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刺史大人瞧不上我这样的人。”
“于我孙铮来说,旁人的目光都是小事儿。”他似是已经完全放开了,宋言也便没有插话,似是想要看看这孙铮究竟会有怎样的高谈阔论:“我孙铮,大抵是与一般读书人不同的。”
“宁国的读书人,大都口中高呼忠君报国,当了官就要勤政爱民,驱逐蛮虏,匡扶社稷。”
“而我与他们的区别,便在于做与不做。”
“现如今的宁国,局势纷乱复杂,宁国基业,危若累卵,朝堂上又尽是腐儒书生,世家门阀。”
“那些书生,亦或是文官,只以为于青楼酒肆之中,搂着妓子,写几首酸诗烂词,就算是忧国忧民了,以为写几篇锦绣文章,便能让宁国海晏河清,以为舌绽莲花,便能让蛮夷退去,何其可笑?”
“那些世家官吏,更是口口声声为国为民,每每天灾人祸之时便赈灾捐粮,可他们当真将普通百姓放在心上?我就亲眼见过,一个世家子于科举之时写了一篇道德文章,堪称悲天悯人,可实际上又是怎样?离了考场,纵马直撞,撞到了人,便命令车夫反复碾压,直至被撞之人彻底死亡。”
“这便是我们宁国的官。”
他抬起眼眸,望向外面,仿佛立于高高的山峰,俯视着整个世界:“而我,跟他们不一样,我不会去锦绣文章。”
“亦不会酸诗烂词,除了让妓子着迷,又有什么意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