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越听眼睛越亮,虽然现在王骥还算听话,但他年纪大了,又几次立功,总有隐退之意。
皇帝能感受得出来,他也不想再打麓川之战。
但麓川之战是皇帝的骄傲,是他的战绩,将来是要写进史书里青史留名的,他必须要善始善终!
王振说的对,他需要一个完全听从自己心意的将帅。
王振偷看皇帝脸色,更靠近一步,低声道:“兵部如此,户部更当如此,陛下可还记得陈尚书在上书房历陈银矿的重要性?”
皇帝沉声道:“当然记得。”
就是那一次,他才偏向开海禁的。
陈循说:“若倭国银山的产量果如潘筠所言,那就相当于在海外再建一个大明朝,陛下,若朝廷不能掌控这样的银山,百年之后,我中原大地怕是有大祸。”
皇帝觉得陈循在危言耸听,就连和陈循一样主张开海禁的大臣们也觉得陈循在夸大其词,武将们更是直接对他翻白眼:“这大祸是从谁身上来?潘筠?那不是个修道的道士吗?”
陈循摇头:“不,当从倭国来。”
文武百官们不由笑出声来,连王骥都笑道:“陈尚书,倭国与我大明隔着一片海,远海来攻,你觉得可能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