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一边与人虚与委蛇,一边带着人在县里寻摸,慢慢挑选出了一些擅种地,又老实的流民,让他们进村或做长工,或做佃农。
他不敢招收那些沾亲带故,同出一个村的流民;也不敢招太多没有家人,独一个的长工。
村里的土地,他宁愿荒着,也不肯冒险招入太多人。
在他的努力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两个村子恢复了生机,开始步入平稳。
他花钱定做的石碑也送到了。
县衙不上报,甚至连县志都不记载的东西,只能他来记。
“记在石碑上,石碑不碎,事迹便不消,后人,尤其是我们两个村子的后人,势必牢记此仇,铭记此恩,碑在,恩仇便不可忘。”
陈秀才站在石碑旁,抬头遥指上面的文字,一字一顿的教他们念出来,“正统八年十月十二日,有倭寇绕城上岸,袭击双阳村和槐花村……”
所有人跟着抬头,其中认字的人不多,但他们却睁着大眼睛,跟着陈秀才一字一字的往下念,很快就念到了他们父母的名字,兄弟姐妹的名字,还有很多很多小伙伴的名字……
陈秀才将被杀的村民都一一刻在石碑上,前半段,写的是倭寇的残忍,两个村子的悲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