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认为还是要做静态与动态的对比,音乐的戏剧性建立在强与弱在一瞬间的重心导向。
上一秒风驰电掣,下一秒风轻云淡。
一前一后犹如同时出现,强烈的效果自然就会出现。
这便是李安对于这首作品基调的看法以及演奏大方向。
当然,这是一首协奏曲,还有乐队与指挥。
或者说指挥就是乐队。
如果到时候指挥不认为这样是合理的,那乐队就不能按照李安的设想来配合他将内心的想法呈现在舞台。
比如乐队奏出一段沉思,他则是将主题激昂表现。
这样的一动一静在李安的视角里几乎遍布了这首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可如果指挥有其他想法,甚至是与他完全相反的想法,那李安也只能到时候再与指挥进一步交流探讨。
或许到时来自鹿特丹的大胡子指挥能给他一些别样的解读和灵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