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部分的作曲家,到了一定年龄,就不太会再去关注自己以外任何人的音乐。
莫大爷和贝大爷就是这群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
除非他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乐思和创意,或是某种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织体。
就比如莫大爷对巴赫的研习,贝大爷对亨德尔的运用。
然而贝大爷早在1810年左右就不再接受十九世纪初早期散漫的音乐形式,但他的解决方案是复活了莫大爷的音乐实践。
第四钢琴协奏曲与他早先那些模仿习作相比,其中对莫大爷的直接模仿已经很少了,可是在建构原则上却完全是莫式的。
甚至在陈述上更加流畅。
前三部协奏曲中的双呈示部被抛弃,转而采用了莫大爷对音乐材料的二度呈现。
这首曲子的特性也就出现在这——音乐材料的二度呈现。
在李安看来,虽然贝多芬在这首曲子的结构上采用了莫扎特,但是在真正的二度呈现上,需要制造出比莫扎特音乐风格更大的矛盾。
怎么把矛盾继续放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