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整个散装北纺织业增长快速,化工厂就改为以“纺织化料”为主,也就是涤纶一类的,再后来横向发展出了一些石油炼化能力,依托港口远销各地。
这就是陆家的发家史,也是无数散装省人“先富之路”的翻版。
起于一些机缘与胆识、赶上了时代发展的东风、主要以实业为主,但缺乏核心技术。
也正是因为厂子就扎在这里,夫妻俩挣到钱了也得栓在东阳,这行业想搬迁,资产和卖了废铁重购差不了太多,且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欢迎化工。
加之陆思文爷爷坚持小孩子不要放到外地养,挡下了钱雅蓉诸如“双语国际学校”、“私立学校”的操作,直到女儿高中才开始谋划留学。
这才有了小鹿在毛纺中学上学的状况
若论“认知”,钱雅蓉有些不得劲,不过这不是她的问题,是社会风气总体如此,远有比她更成功、还更天真的。
你以为只有穷人相信澳洲的苍蝇会采蜜,美国的校车比上帝么?
但若说工作能力,钱雅蓉其实挺强的,公司大部分事情都是她在管理,陆老帅哥把岳父厂子抢救回来后,就不太插手具体事务了,半梦半醒的继续追求文学梦.
“陆叔叔,你们的工厂会产石油焦么?”
陆泽涛再不管事儿,这种事儿还是知道的,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但量不大,你需要么?我们一般都是直接销售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